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
林则徐(公元1785年-公元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等,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闽侯县人),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湖广总督林则徐奏陈严禁吸食鸦片。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于公元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今福州市鼓楼区)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入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
林则徐天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
公元1798年,他14岁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真才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
公元1804年,林则徐参加乡试,中第二十九名举人。就在揭晓成绩排名的那一天,他正式迎娶郑淑卿为妻。年底,新婚燕尔的林则徐离开家人前往京师参加会试但名落孙山。回乡后就在福州北库巷开设“补梅书屋”开班授徒,等待下一次的会试。
公元1806年秋,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这里的鸦片烟毒引起他的注意。同年,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他在张幕府中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
公元1811年,林则徐终中进士,殿试高居第二甲第四名,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期望的入仕做官。
公元1814年授编修。此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在京师为官七年中,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的奏疏、著述,写了《北直水利书》。认为只有发展华北水利,提倡种稻,就地解决漕粮,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
公元1820年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但他感到仕途上各种阻力难以应付,在次年七月借口父病辞职回籍。
公元1822年四月复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署浙江盐运使,整顿盐政,取得成效。林则徐受到道光皇帝的宠信,很快跨入官场上青云直上时期。
公元1823年正月,提任江苏按察使。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鸦片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
公元1827年六月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在任一月即调任江宁布政使。等待交接期间,陕南略阳一带发生水灾,遂留陕暂理原职,赴略阳查看灾情,安置受灾百姓,同时还参与了县城移建事宜。
公元1830年秋任湖北布政使,翌年春调任河南布政使,擢东河河道总督。从六月到次年七月,林则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
公元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从这一年起到十六年间,他对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方面都做出过成绩,尤其注重提倡新的农耕技术,推广新农具。
公元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面对湖北境内每到夏季大河常泛滥成灾,林则徐采取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使“江汉数千里长堤,安澜普庆,并支河里堤,亦无一处漫口,”对保障江汉沿岸州县的生命财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公元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书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道光帝令各地督抚各抒己见。林则徐坚决支持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提出六条具体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成绩卓著。八月,他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警告:“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九月应召进京,在连续八次召见中,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
公元1839年正月抵广州。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七月因义律拒不交出杀害中国村民的英国水手,又不肯具结保证不再夹带鸦片,他下令断绝澳门英商接济。义律诉诸武力,挑起九龙炮战和穿鼻洋海战。林则徐亲赴虎门布防,督师数败英军。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贸易。十九年十二月实授两广总督。此时他已觉察英国正蓄意发动侵华战争,以所得西方消息五次奏请令沿海各省备战。
公元1840年六月,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军攻粤闽未逞,改攻浙江,陷定海,再北侵大沽。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在广东“办理不善”,屡次下旨斥责。九月林则徐被革职,留粤备查问。
公元1842年抵伊犁。他协助办理垦务,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等地勘察,行程三万里,所至倡导水利,开辟屯田。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警惕沙俄威胁。
公元1845年被重新起用署陕甘总督,次年转任陕西巡抚。
公元1847年升云贵总督。曾先后平息、镇压西北、西南民族冲突和人民起义,整顿云南矿政。二十九年因病辞职归籍。
公元1850年10月奉旨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十月抱病起程。
于公元1850年11月22日辰时,指天三呼“星斗南”之后,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公元1851年,咸丰帝赐祭葬,谥号“文忠”,晋赠太子太傅。
林则徐改诗
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年轻时功名未就,跌宕不羁,曾有咏新月诗云: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林则徐读了,认为女婿诗虽好,但却小有不妥,于是替他把“必”字改为“况”字。沈葆桢的诗托月言志,未免自视清高,气量偏狭。林则徐把它改为“何况清辉满十分”,诗意迥然不同,成为功名未就时,蓄才积识以备济世之用,一旦身居高位便可大展身手,实现治国安邦的宏图大业;而且对照上下句,诗中隐含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深意。一字之差,反映了翁婿两人的不同襟怀。
八宝鸭
林则徐任江苏按察使时,眼见鸦片害人,便下令江苏全面禁烟。他发现有人不理会禁令,继续吸食鸦片,便微服出巡,换上富商的服饰。他留意到一艘游船有一缕缕的轻烟飘起来,十分古怪,便召船家驶向游船。
林则徐为了试探船家,假装不耐烦地说:“船家,前舱那东西很香,我何时才可过过瘾呢?”船家便捧出鸦片烟,让林则徐使用。林则徐脸色当堂一沉,指着桌面的一道没骨菜问是什么,船家回答那是苏州船菜“出骨八宝鸭”,林则徐便回应:“哼!你连“骨”(“骨”与“国”读音相似)也卖了!有像你这样的人,国家怎可富强起来?”船家才认出眼前的富商就是下令江苏全面禁烟的林则徐,此事传遍苏州,也有人将这件事编成歌谣,而那道八宝鸭,亦因为林则徐而声名大扬,成为苏州名菜。
王老吉
王泽邦,乳名阿吉,年老时被人称为“王老吉”,以行医为业。他在广州十三行开设药铺,从白云山找来的草药制成凉茶,平价卖给大众。
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初到广东,因禁烟时操劳过度,加上水土不服,又患上感冒等症。他的随从听闻十三行的王老吉有解暑治感良方,便为林则徐求药,林则徐服下一包草药之后,诸如症状皆痊愈。林则徐登门答谢王老吉,又问王老吉以何种药治病,当他得知王老吉都不过以平价草药来医治,林则徐有感而发,提议王老吉将药方制成凉茶,让人们随到随饮,防病保健。
之后,王老吉如林则徐所言,卖起凉茶来。林则徐为鼓励王老吉,特地送来雕有“王老吉”三金字的大铜葫芦壶。自此王老吉的凉茶风行珠江三角洲一带,直至现在。
蒋廷黻:“林则徐被罢黜,是林的终身大幸事而中国国运的大不幸,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他的声名或与叶名琛相等。但林败中国会速和,速和则损失可减少,是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
清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魏源闻讯作挽联对其一生人品和功绩,进行全面和崇高的评价:“品望重当朝,犹忆追陪瞻雅范;褒荣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遗徽。”
摘自 梦之路书画艺术研究院 院长 路军锋 著《中国传统人物》
编辑 郝跃东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