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传统人物 > 详细内容
《中国传统人物》之 刀光剑影一辈子 留得颜体万古传
发布时间:2015/9/10  阅读次数:781  字体大小: 【】 【】【

颜真卿(公元709年—公元784年),字清臣,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颜师古五世从孙、颜杲卿从弟,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登甲科,曾四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郡任太守,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唐兴元元年(公元784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颜真卿创立了“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颜真卿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黄泥习字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见颜真卿很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颜真卿练起字来很专心,一笔一画从不马虎,一写就是大半天。

母亲见儿子练字这样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儿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愁的是家境不宽裕,哪有余钱买纸供他练字呢?颜真卿很懂事,见母亲为没钱买纸的事犯愁,就悄悄地自己琢磨开了。

一天,颜真卿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傻孩子,纸笔哪有不花钱的呢?”“您瞧,这不是吗?”颜真卿手里举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欢快地说,“这只碗是砚,这把刷子当笔,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那......纸在哪儿呢?”母亲又问。颜真卿用手指了指墙壁,认真地说:“这就是纸。不信,我写给您看!”说完,他拿起刷子,在碗里蘸满了泥浆,走到墙壁前挥笔写了起来。等到墙上写满了字,他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然后又重新写起来。看到儿子有了不花钱练字的好法子,母亲高兴地笑了。

由于颜真卿刻苦好学,长大以后,他不但练就了一手好字,而且也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青年人。

 

辞官拜师

 

颜真卿二十六岁那年参加了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两年以后,他在朝廷里做了校书郎(负责写碑文、祭文的官)。后来朝廷又让他到礼泉县(在现在陕西省)去当专门管理地方治安的县尉。

县衙里公事很多,可颜真卿还是不忘练字。虽然大家都夸赞他的字写得很有功夫,他却想,俗话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写字的功夫还不到家,还要拜高明的人为师才行。不久,他就辞去了官职,拿着自己写的一些字,赶到洛阳去拜大书法家张旭为师。

张旭听颜真卿说完来意,仔细地看了颜真卿写的字以后对他说:“你的字写得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国家正是用人的时候,你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哪能在写字上花那么多功夫呢?你只要勤练,字就能有长进,就不必拜我为师了。”听了张旭的这番话,颜真卿觉得有道理,见张旭执意不肯收自己做学生,就告辞回长安了。

颜真卿回家以后又在朝廷里做了官,可他心里总放心不下向张旭学书法的事。过了不久,他又一次辞去官职,来洛阳找张旭。

张旭见颜真卿第二次辞官学书法,被他的一片诚心感动,就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徒弟。

 

写字的秘诀

 

颜真卿拜张旭为师后,书法大有长进,张旭对收了这么一个好学生十分的满意。

一天,张旭和颜真卿一起谈论书法,张旭问:“三国时候的钟繇,把写字的方法归结了十二个字,你知道是哪十二个字吗?”“是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还有损、巧、称。先生您看我说得对吗?”颜真卿回答说。“对!不过你知道它的意思吗?”“我说不大好,还请先生指教!”“好!这十二个字是书法的精髓。现在,我把我多年的体会传给你。这‘平’字是说,横的笔画要写得平,但是,不能太平,要有气势,不呆板;‘直’是说,竖划要从不直中求直,下笔要放纵开来,不能歪斜变曲;‘均’指的是字的笔画和笔画之间的空隙,要均匀自然,不能过远过近;‘密’是说,笔画相连处要不露痕迹;‘锋’是每一笔的收处都要写好笔锋,使它挺健有力;‘力’字很容易懂,是说字要写得有骨力;‘轻’是说笔画在转折的地方,要轻轻带过;‘决’的意思是说,下笔的时候,一定要果敢坚决,不能胆怯犹豫;‘补’是头几笔没有安排好,就要设法用下面的笔画来补救;‘损’字很重要,是说在一点一画的书写上,要让人感到还有余意没有表达出来,能引起人的想象;最后是‘巧’和‘称’,‘巧’是要把字的形体结构布置得富于变化;‘称’不但是说字的笔画结构要匀称,在一篇字的布局上,也要大小疏密得当。这样子看起来才能匀称。写字的时候,只要注意按这十二个字的要求去写,字是一定能够写好的。”“先生,您讲得太好了,我明白了写字的门径和精要。”颜真卿高兴地说。

原来,对这十二字的解释,张旭从来没有向别人讲过,今天他传给了颜真卿,从此,颜真卿的字写得更好了。后来,他融汇了前代书法家的特长,自己创制了一种新字体。这种字体精神饱满,厚重朴实,刚健雄壮,很受大家的喜爱,人们叫它“颜体”。由于学写颜体字,可以使人少犯缺乏骨力的毛病,所以初学书法的人都爱习写颜体字。

 

御史雨

 

颜真卿的书法学成以后,告别了张旭,回到了长安。过了没多久,朝廷就让他做了监察御史(负责监督各级官员的官)。

一次,颜真卿来到陇右(现在的甘肃、宁夏、青海一带)去巡查,发现五原(现在宁夏盐池县)有一件案子牵连了许多人,是一件冤案。虽然当事人和他们的亲属一再向官府申诉冤情,可办案的官员一直不认真察访审理,结果,案子拖了很久不能平反。

说来也怪,自打五原出了这桩冤案以后,天就一直大旱,没落一点雨星儿。水井干涸了,小溪断流了,田里的庄稼枯萎了。人祸加上天灾,五原的百姓日子过得苦极了。

颜真卿决心为这起冤案平反,他经过一番明察暗访,终于弄清案情真相,重新审理了这个案子,最后解救了蒙冤受屈的人,惩治了失职的官员。五原的百姓人心大快,都说:“颜御史真是为百姓做主的好官啊!”

据说,就在颜真卿为蒙冤的人平反那天,好几个月不下雨的五原,一下子就下了场透雨,枯黄的庄稼没几天就变得一片青绿了。五原的百姓又把这场雨和颜真卿平反冤狱的事连起来,四处传扬说:“准是冤情惹怒了上天,给五原带来这场旱灾,如今颜御史为受难的人申了冤,感动了老天爷,才有这场大雨呀!这场雨就叫‘御史雨’吧!”

 

誓师起兵

 

过了几年,颜真卿被派到平原郡(现在山东德州)去当太守。

平原郡归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安禄山早有野心,暗地里招兵买马,准备时机一到就发动叛乱,好自己做皇帝。颜真卿看出了安禄山的野心,就假装要预防洪水,加高加固了平原城的城墙,囤积了许多粮草,还趁机把能够打仗的青壮年人登记起来,做好了守城准备。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果真发动了叛乱,消息传来,颜真卿立即召集起队伍,流着泪对将士们说:“叛贼安禄山的军队马上就要打过来了。为了保住我们的家园,保住大唐的江山,使我们的妻儿老小不受叛贼的残害,现在我决定立即起兵,讨伐叛军!”说完,他举起酒杯,把酒一饮而尽。将士们感动得都流下了热泪,齐声说:“我们要和叛军打到底!”安禄山的军队攻打平原城,好久攻不下来,他又气又急。正在这时候,叛军攻陷了洛阳,杀死了守城的唐朝官员李×等人。安禄山就叫来一个名叫段子光的人,对他说:“你带上李某的脑袋去见那个颜真卿,告诉他,不投降,就是这样的下场!”段子光神气十足地来见颜真卿。可他一走进大厅,见颜真卿威严地坐在中央,两旁的将士们手握着寒光闪闪的刀枪,便吓得浑身冒出冷汗,再也不敢神气了。他强装出镇静的样子,对颜真卿说:“安将军的军队已经打下了洛阳,守城的李某也被杀死。现在远近各县的人都归顺了安将军,他叫我带了李某的人头来劝导你!”说完,段子光把带来的人头“咚”的一声扔到地上。颜真卿看到李某血肉模糊的人头,不由得怒火冲天,他猛地一拍书案,厉声喝道:“来人!把这个叛贼给我砍了!”段子光吓得浑身发抖,连声喊:你要是杀了我,将来要后悔呀!”“为了国家安宁,我没什么可后悔的!”颜真卿铁青着脸说完,毫不犹豫地让手下人把段子光杀了。这件事传出以后,人们纷纷赶来投奔他,队伍很快就扩大到了十几万人。

颜真卿坚守平原城,抗击了安禄山的大批军队,牵制了叛军的力量,为唐朝军队最后平定安史之乱,做出了重大贡献。

 

 

摘自  梦之路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路军锋  著《中国传奇人物》

 

 

编辑      郝跃东

来源:原创作品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