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秘的阳城 > 详细内容
《神秘的阳城》之舜王考妻
发布时间:2014/11/4  阅读次数:1572  字体大小: 【】 【】【
为妻。尧王咽驾以后,正式登基理政。在姐妹俩谁当正宫娘娘的问题上争执不休,使王犯难发愁。按说姐姐做正宫,妹妹坐偏房,名正言顺。由于娥皇老实,人才丑陋,不合王心意;加之女英妖气傲横缠的不行。王让女英为正宫,又怕天下百姓唾骂。愁得少食难眠,搅得难以理政。要贴心朝臣相陪,带着两位娘娘外出游山玩景散心。一天来到析城山上,突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与贴心大臣交换了意见,两人不谋而合,拟定了考妻之策,三局为定。

      头道题:煮小豆,谁先煮熟为胜。大臣为监考官,在坪野盘炉、支锅、发豆、添水、准备齐全,同时烧火。女英从小好逸恶劳不会做饭,又怕娥皇的豆早煮熟。就花言巧语骗娥皇,一会儿让她去报柴,一会儿又让她去端水。娥皇一走开,女英就往娥皇锅里添冷水,或是从娥皇火里向外抽柴,老实的娥皇都不在意。时间一到,监督大臣往两个锅里一看,娥皇的豆都肚崩如花煮的烂熟,女英的豆圆光光,硬邦邦一颗未熟。王看见恼羞成怒,女英张口结舌。从此,给后人留下煮豆的方法:“豆要烂的快,冷水勤添加。”

      二道题:做面条;谁先做成为胜。监考大臣给每人发三根麻秆半斤面。不准动面杖和筷,三根麻秆烧完,就得把面擀成煮熟。只见娥皇不慌不忙,添好水,盖上锅,一根麻秆折两截为筷,搅面添水和成块,拿一根麻当秆面杖,擀的薄,切的细,放在案板上用第三根麻秆点着火,水快开了,将当筷的两截分别放入火里,加一截煮一滚,两截烧完,滚了两滚,面条正熟。

      女英呢?学着娥皇,添水盖锅后,耍起小聪明来,先用一根点着火,另两根当筷搅和面。水多了,面软了,搅成一疙瘩,水已开了,只好分成小疙瘩倒进去,当筷的两根麻秆一齐烧上,整整滚了三滚,面疙瘩才煮熟。比娥皇多滚了一滚又落后了,还没做成面条,王看着一言不发,女英垂头丧气心里不服。尽管如此,给后人留下“三滚疙瘩两滚面”的做饭经验,一直流传到今天。

      三道题:赛骡马,先到历山者为胜。监考大臣公布条件说:“女英两局全败,三局为定,怀胎的骡马一双,你优先挑选,同时出发,谁先跑回历山谁为正宫”。女英有了笑容,上前揪住骡的缰绳说:“我骑骡,她骑马。”女英从小骑马游玩,一位夺胜无疑。姐妹俩备鞍骑妥等待令声一发,各自快马加鞭飞奔而驰,下达北门门顺岭西去。跑到尖山北麓西岭口,南北分岔前进。

      女英从南选近路走到沟里,骡要生驹,疼痛难忍,又踢又叫,气得女英跳下来使劲用鞭抽打,累的跑到路边解了小手,再次抽打,直打得高头大骡遍体鳞伤,精疲力竭,努的早产了。狠心的女英夺正宫心切,让骡夫扔掉骡驹,拉掉骡的子肠,强行骑上鞭挞前进。而娥皇从此岭走了不远,马要临产,便下马牵着走游,让马夫割草喂饱,一会儿剩下驹,托山里人喂养,又找来米汤让马喝了,并找来生白布绷紧马的肚皮牵着前进。来到历山不见女英,就此当上正宫。而女英呢,尽管对骡强打硬赶,但还是落后了,当到历山时气得泣不成声。

在娥皇和女英所走之处,留下许多遗迹,娥皇游马的地方叫做走马岭,女英小便的地方留下一对脚印和尿冲的石壕,丢掉骡马的地方叫红骡铺,生骡的血迹不收拾,染在杂草上开一种红花,取名为红花掌。最遗憾的是拉了骡的子肠,骡子再不会生驹,得借驴马相配繁衍后代。

      在王最后一次南巡遇难湘水,为纪念他的功德,人们在他活动过的历山顶给修了王庙,陪坐的像正宫是娥皇,偏妃是女英,女英仍是一尊歪着身扭着头的丑像。


神秘的阳城》内容节选  原作者  梦之路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路军锋




编辑      郝跃东

上一页  1 2 
来源:原创作品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