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秘的阳城 > 详细内容
《神秘的阳城》之罗汉教化众生
发布时间:2014/12/2  阅读次数:1132  字体大小: 【】 【】【

      横河镇边有条四季长流的盘亭河,河东岸是阳城古八景之一——十八罗汉山。曾有古诗曰:

 盘亭葱郁气佳哉,嶂列居然雁字排。

如坐如行如问答,像僧像佛像婴孩。

瀛洲学士差堪拟,海岛群仙莫漫猜。

正值深山新雨后,萝衣一一秀毒苔。

名山何处访奇踪?嶂列盘亭积翠重。

计数恰同罗汉果,望形都似老人嶂。

佛头青倩岚光染,仙掌明承露头浓。

独笑此间称谓拙,竟将猪乳似芙蓉。

盘亭河水碧溶溶,西望晴岚列嶂重。

降色浑如禇石梁,苍头葱葱绿苔封。

行排十八同罗汉,势矗千寻类古松。

      这奇特罕见的罗汉山,四周峭壁林立,西侧百丈悬崖之下,有个滴水岩窳,窳里星星点点,呈一字形排列着几个小村庄,这里终年人畜吃水都要到二里多远的上滴水岩岗去担挑。那么,滴水岩窳的水从何而来,后来怎么到了村口呢?这里有个跋陀罗汉教化众生的故事。

      相传在清朝乾隆四十三年,也就是1778 年,养成发生严重旱灾,土地干裂,难以下种,从早春到十月点雨不落,河井干涸,颗粒无收。老百姓只能靠扒树皮、挖草根苦度时光,整天饥不饱腹,性命难保,卖妻卖儿女的无可计数,剩下的半数被活活饿死,更有甚者竟出现了人吃人的严重现象。滴水岩窳的水本来四季长流,这时也是石板上晾鳖——干巴干了。几个山村的老百姓怨声载道,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话说村里有位老人,有一天晚上竟做了十分奇怪的梦,梦见罗汉山第六个山头,稳坐着一位仙人,隆额丰颐,方脸发亮,双腿打坐,面略上仰,浑身闪耀金光,左手隐于法衣,右手托在左腕之上,安膝执捻法珠。口中念念有词,教化众生说:“枯海无边,旱祸临头。送水于苗,丢窳石下。”猛然惊醒却不见仙人踪影。等到天亮,出门观望,山水依旧。一切如故,急忙去找邻居圆梦,都说我们有救了,有窳有苗的,一定是神仙行善,给我们送水来了,大家快去找找看。于是他们手拿锨撅,跟老人来到梦见仙人指点的窳里,在大石底下刨了起来。没多久真的还刨出一股水来,咕嘟咕嘟冒个不停。人们爱水如命,怕白白流走,就在此挖了个坑,用石块圈起来,依山就地取名叫苗窳泉。此后,逢年过节人们总忘不了到泉边烧个香,祈求细水长流。从此,人们不出村就有了水吃,而且再不要费力气爬山越岭到滴水岩窳去担水了。

      过了好多年以后,人们习以为常,早把苗窳泉的来历忘在脑后。对此,跋陀罗汉很生气,居高临下每天看着这些忘恩负义的众生,气不打一处来,因此决议惩罚一下这些不知足的人们。于是挥动捻珠猛摇三下,谁知这下坏事了。只见水泉中“哗”的冒出了一道红光,随着飞出了一对红鸟,直奔东南方向而去。是日,几个村上的人见此情景,很是纳闷,心中觉得自在不下,就急忙跑去泉边打探详情,结果不看则已,一看顿觉大事不好。原来满泉清水,正在回落变浑,原来能用水桶打,现在只能一碗一碗地舀着都觉得困难。这下犯疑了,大伙聚一起纷纷议论起来:难道真有神仙作怪吗?莫非是罗汉神……,不知谁这么一说,大伙恍然大悟。于是,众乡亲慷慨解囊,共同捐资在山上修起一座山神庙,把跋陀罗汉敬养起来,烧香供奉自不必少。嗨!可别说,还真神!经如此这般一摆弄,泉水竟又变清变满了,不过只能供这一代居住的人畜使用,养园浇地,从此再也没有指望了。尤其是自红鸟飞走后,虽然罗汉山仍然是青翠绿林盖顶,岩下漫坡遍野却都变成了褚红砂土。时至今日,周边四邻百村都是绵绵黑土,层林尽染,而只有在苗窳泉这一带地方几乎成了天方夜谭,茫茫山岭,遍野红沙。因此,苗窳泉也就自然而然代替了滴水岩窳的水源了。直至今天,苗窳泉仍然养育着周围几个山庄的人畜吃水。而这里的人们同时更加珍惜它。

神秘的阳城》内容节选    原作者    梦之路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路军锋



编辑      郝跃东

来源:原创作品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