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传天下 > 详细内容
《书法传天下》之何绍基(二)
发布时间:2014/12/3  阅读次数:1208  字体大小: 【】 【】【

(二)  强欲求知

 

      过了冬至,下了一场小雪,天气渐渐冷起来了。室内的温度也骤然降低。就在这个时候,辑侯舅舅病倒卧床了。开始是发烧,后来又咳嗽、又气喘,越来越厉害。请来郎中号了脉,开了方子,到乡里药店抓了药,每五六天两剂。母亲廖夫人,不仅要照顾三个孩子,而且还要给辑侯煎药熬汤,十分劳累辛苦!潮涨潮落,朔望交替。转眼之间,门前的垂柳吐出了翠绿,山林里传来了布谷的声声鸣叫,春天来到了。舅舅的病仍未有好转,家里的经济也越来越紧。本来辑侯家的经济,就不算宽绰富裕。如今既要给病人看病抓药,又要生活吃用。不说别的,增加廖夫人母子四口,开销就更大一些,经济一天紧似一天。何凌汉在京都做个小京官,半年捎回二次钱来,杯水车薪,远水也解不了近渴。廖夫人见此家境,心里十分忐忑不安,心想:自己要为这个家,多分担点责任,做点事情,也好补贴补贴!自从廖夫人归住娘家以后,这种想法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因此,她来到娘家后,就常常带着孩子们上山打柴、拔笋。现今辑侯又有病,她上山劳动就做得更勤了。打来的柴,一日三餐,烧灶火用得上;拔来的笋子,除自己食用外,还可以到集上去卖,换点油盐酱醋。这样,也可以减少点全家的开支。

      一天,廖夫人和孩子们吃罢早饭,又给辑侯送了药汤:“辑侯,饭菜热在锅里,你喝完药歇一会儿,再吃饭吧!我带孩子们上山拔笋子去了。”“姐,我们生活还过得下去,你的脚行走又不方便,不用经常上山去了!”辑侯从床上坐起来说。“不碍事,你在家好好养病吧!”“等我病好了,怎么也不能再让你上山去劳动。姐夫托咐我照顾你们的事,我不能出纰漏啊!”廖夫人对辑侯的关心,深为感激。但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她还是决然上山去了。她带着三个孩子,出了家门,一步一步缓缓走上山去。山间小道两旁,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各种颜色的、不知名的野花,争艳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和着湿润的春风,沁人心脾。树上的小鸟吱吱喳喳叫个不停,仿佛在合奏着轻快的迎春曲。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一切又都是这样使人心旷神怡。在山腰朝南的斜坡上,长满着茂密的矮矮的杂树丛,一窝窝小翠竹刺向低空。那些小翠竹,叶绿柔嫩可爱,枝杆直直楞楞向上冒。廖夫人和孩子们,找着一块小草地,席地而坐,休息了一会,歇歇汗。

      “妈,你先歇一会儿,我去拔竹笋。”绍基说罢,挎着竹篮子朝竹窝窝丛走去。绍基掰开小竹枝,寻找那破土而出的新嫩的小竹笋,一根、两根、三根……发现一根,撅拔一根,放入竹篮内:“弟弟,你们不要走远了,就在附近草地上玩耍吧!”“哥,你能拔竹笋,我也能拔!”两个弟弟齐声对绍基说。他们不甘示弱,猫在竹丛旁,寻找着竹笋,一根一根地撅拔下来。母亲瘳夫人在另一处竹丛旁,麻利地撅拔着竹笋。母子四人,说说笑笑,不到两个时辰,就撅拔了半蓝子竹笋。“哎哟——哎哟哟——”拔着拔着竹笋,母亲忽然发出了痛苦的惊叫声。“妈,你怎么啦?!怎么啦?!”绍基听到母亲的惊喊声,飞快地奔到她身边。只见母亲左眼鲜血直流,眼眶里、脸上都是血渍,吓得他不知所措。两个弟弟也断断续续地高喊着:“妈——妈——”母亲用衣角捂住出血的左眼,忍着疼痛,说:“孩儿,我们回去,快回去吧!”绍基扶着母亲,绍业挎着竹篮、带着弟弟,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下山去,回到了家里。辑侯听说姐姐眼睛被刺伤,顾不得自己的病痛,迅急从床上一跃而起,来到了廖夫人的正房,心急火燎地既惋惜又痛楚地说:“我叫你不要上山,偏要去。这怎么得了,怎么得了,把眼睛刺伤了!”。辑侯的语气,既关心爱护,又有几许责备。于是,他赶紧托人到邻村请来草药先生,抓了草药外敷治疗,半个多月,毫无效果。终因眼球瞳仁、视网膜遭到破坏,而失明了。当廖夫人用手捂住右眼,而左眼什么也看不见的时候,她放声痛哭起来,颤抖抖地说:“我的左眼看不见了,看——不——见了!”泪珠顺着腮帮滚滚流了下来。绍基和两个弟弟看到母亲瞎了—只眼睛,都呜呜咽咽哭了起来。辑侯舅舅急出了一身冷汗,半天说不出话来。舅舅有病,母亲又瞎了一只眼,这给小绍基的生活道路投下了—个阴影。

      随着经济生活的拮据,从去年冬天起,绍基写字,就没有墨了,没有纸了,那管毛笔,经过几年的使用,也秃了,不堪用了;可是,这几年来,舅父的谆谆教导,使何绍基对读书、写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一日不读书,不写字,似乎在自己的生活中少了一件什么东西,心灵里顿然空虚起来。读书、写字,正如一日三餐,每天不可缺少。

      古往今来,一些在学问上、事业上出类拔萃的人,大都是对他的事业、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步一步攀上山巅的,从而获得了成功。这种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是认识世界的起步活动,是对事物寻根探源的不竭的原动力。这种可贵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在何绍基头脑里,越来越筑成坚固的阵地。后来,他在“忆十九岁”的诗中,充分地表露了这种欲望:

惟书爱最真,坐卧不离手。

架上三万签,经史任所取。

往往我欲言,已言古人口。

爱书实爱我,过眼皆吾有。

少小不努力,老大呼负负。

读书须及时,吾年已十九。

      由于对读书、写字特别喜爱,因而对书法艺术、书学理论产生了一种执著的追求,达到了入痴入迷的程度,一直到他的心脏停止跳动。绍基就是善于把自己的兴趣变为行动,变为现实。笔坏了,他就用竹笋壳撕成条条,绑在一起,扎成笔;没有纸,没有墨,他就以地当纸,每天在地上练习写字。后来,他找来几块破木板,钉成了一个长方形的木盘。又从几里路远的小河滩,捧来沙子,放入盘内。于是,就用自制的竹壳笔,在沙子上练习写字。按照舅舅的要求,一天必练五百字。

      辑侯的病好些了,他信步来到书房。他因病半年多没有管绍基的读书、写字了。今日来到书房,一则看看外甥的学业进展如何;二则了解外甥的书法练得怎样。此时,书桌上摆着一个木沙盘,绍基正在一笔一画地在沙盘上练字。写完,用小木板刮平,又写……那聚精会神的状态,真正到了身外无物的入迷境地。廖辑侯没有惊动他,蹑手蹑脚站在他身后,许久,绍基没有感觉出来。廖辑侯看着看着,点头笑了:“孺子可教,这样练下去,不愁达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神秘的阳城》内容节选    原作者    梦之路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路军锋



编辑      郝跃东

来源:原创作品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