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人。北宋知名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庭坚笃信佛教,事亲颇孝,虽居官,却自为亲洗涤便器,亦为二十四孝之一。
在宋朝有一位读书人叫朱寿昌。他七岁的时候,因为他母亲不是父亲的原配,父亲的原配又很嫉妒他母亲,所以硬是把他的母亲逼出去改嫁,所以他七岁就跟母亲分离。你看七岁的孩子面临人生这么大的一个悲剧、一个考验,但是这个孩子念念只想着往后一定要把母亲找回来。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七岁的孩子对父母是如此的态度,我们看了都非常感动。你说七岁懂什么?非也,只要你从小教他这些做人的道理,七岁的孩子可以让我们打从心里的佩服。后来他在几十年当中,一直打听都没有下落。他的整个事业也发展得很好,在宋神宗时候也当了官。后来他五十七岁,已经五十年,他就下定决心,他对他的亲人说:我要出去找我母亲,假如我没有找到,我从此不回来。就一定要找到,破釜沉舟。诸位朋友,找得到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般人又开始想,大海捞针。其实父子、母子连心。所以他找到偏远的陕西一带,到了一地方叫同州,刚好就下了雨,这都有感应。就停在那里,后来就有因缘探听到他的母亲。所以天地非无情,要靠我们的心去感!
诸位朋友,我们到温州去讲课,他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下雨,结果我们去的那一天雨就下来了;我们上秦皇岛也好几个月没下雨,结果去的当天晚上下了今年第一场雪。所以确确实实整个大自然环境跟人心是一体。人心善,国泰民安;人心恶,灾害连连。所以我们现在要扭转社会的状况,不要去抱怨,要从什么?根本,从我们的心开始转善,尽而去影响更多人心,整个社会整个灾难自然就会慢慢化解掉。所以他顺利的找到了他母亲,他母亲已经七十多岁。母亲也是很感动,相拥而泣。朱寿昌不只是把他的母亲迎回来奉养,连母亲后来生的弟弟、妹妹一并接过来。请问他跟他这些同母异父的弟妹有没有签契约?有没有?没有。中国人是那一分信义、情义,就一起统统接过来生活,「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是朱寿昌对于母亲的一种情义。
另外一位宋朝的读书人叫黄庭坚,他文学非常好。那时候他已经当太史,也是相当高的官。但是每一天他一定亲自帮母亲洗尿桶,洗尿桶!他不是没有仆人,但是他一定坚持每天要替母亲做他孩子应该做的事。连尿桶都洗,代表其他的事也会怎么样?尽心尽力。所以黄庭坚虽然当了大官,虽然名闻利养都得到了,但是他那一分至诚的孝心有没有被名闻利养污染?没有。我们再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当一个人赚了大钱,他那一颗孝心有没有变?很可能变成财大气粗,都用钱在尽孝,可能那个恭敬心都不足。所以我们对照古人也要好好向他们学习。
一石二井的来历
传说有一天,许多小孩聚在河边,连连用石子投井,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有个小孩连投十几次也没有结果,气恼异常,拿起块石头将地下的石子砸得粉碎。这一砸,倒触动了他的灵感,心想:“把一颗石子砸成两颗,投入两口井中,不就是一石中双井吗?”他高兴地宣布了自己的发现。许多孩子羡慕他的法子高明,连声夸奖。不想七岁的黄庭坚走来,听说之后,不以为然,说“一颗石子砸成两颗,还不就是两颗吗?不行,不行”那小孩不服气,学着黄庭坚的口气说:“不行!不行!只怕你倒更行!”.
黄庭坚起先没有准备投石子,经他这一激,倒想试试了。可石子拿在手中,又犹豫了:“这么一颗石子,要投进两口井中明明是不可能的,自己贸然来试不也是要出丑吗?”想到这里,他举起的手不觉又垂了下来。那小孩又起哄说:“快看行的人呀!”一名话,引得小孩都笑起来了。
黄庭坚从小就要强好胜,在学堂里读书不夺得头名是决不罢休的。听他这一起哄,一急之下,又举起了石子。也是情急智生,他想起平素跟小孩一起“打水漂”,一个石子可以在水面上跳十几下,如果自己象“打水漂”一样,让石子先在一口井上跳一下,再漂到另一口井上沉下去,不就是一石中双井了吗?这样一想,他来劲了,找来一块扁平的小石,瞄准目标,计算好距离,手一甩,那石子在后一口井上一沉,好似投中了,忽地又窜了上来,漂落到另一口井上,“刷”地一声沉了下去。
这一来,围观的孩子们都佩服极了,连连夸赞黄庭坚。一个过路的老农也连连称赞:“好聪明的孩子!好聪明的孩子!长大了必是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黄庭坚长大后虽然不曾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可一石中双井的故事却一直在故乡流传下来。黄庭坚与苏东坡在一起常常互相炫耀家乡风光,人情世俗。苏东坡一动就搬出“天府之国”、“大佛临江”等等来夸耀眉山地方好。黄庭坚也不示弱,把双井说得天上人间,举世无双。还说双井四十八进士,百零八举人,村夫野老个个识文断字,读书的风气炽盛极了。苏东坡将信将疑,却又无法否定。
有一年苏东坡来到双井访黄庭坚,只见山明水秀,风光绮丽。又正是临近新春,家家忙着过年。横楣对联也纷纷贴出来了。苏东坡留意看了看,一幅幅确是文采盎然,书法端庄。心中暗暗佩服,开始相信了黄庭坚的话。
有一天,两人游山玩水来到一个小山坳,只见一个老汉正在贴对联,苏东坡眼睛有点近视,走近前一看,哑然失笑。拉着黄庭坚离开老汉家就说:“仁兄说贵乡个个识文,人人断字,眼前这个老汉怕就是个目不识丁呢!”
黄庭坚顺着他指的地方一看,真糟糕!老汉大概确实不识字,好端端一个“福”字贴在大门楣上却头朝下,脚朝上,贴倒了。黄庭坚心中暗暗叫苦,嘴上却又不想服输。也是情急生智,他心中一动,故意装着没有发现什么破绽似的说:“先生未与他交谈,怎见得他目不识丁呢?”
苏东坡说:“若不是目不识丁,怎么好端端个福字会贴倒呢?”黄庭坚故意问道:
“什么?”
“福字贴倒了!”
“请先生再说一遍。”
“福字贴倒了!”
“请先生再说。”
苏东坡不耐烦地说:
“福倒了!”
“请先生连着说说。”
“福倒了,福倒了,福倒,福倒……”说了几遍,苏东坡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声音越来越小,再也不好连下去了。
黄庭坚哈哈大笑,说:“对了!对了!福倒了!福倒了!一字贴倒,玩味无穷,不是敝乡人文风盛,学问高,谁人玩味得出来!先生这回该有所见识了吧!”说着依然哈哈大笑。苏东坡也跟着大笑,连说:“有理,有理,礼仪之邦,诗书之乡,名不虚传,名不虚传……”
直至今天,修水人年节贴福字多半倒着贴。有的“春”字、“吉”字也倒着贴,取“春到”、“吉到”之意。据说这一切都和黄庭坚糊弄苏东坡有关呢!
《书法传天下》内容节选 原作者 梦之路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路军锋
编辑 郝跃东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