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秘的阳城 > 详细内容
《神秘的阳城》之薛丁山遇难学艺
发布时间:2014/11/27  阅读次数:674  字体大小: 【】 【】【

      横河镇千峰寺西,雄起云蒙山腰,东西走向的鸡架岭与水辿岭之间,有个古隘山腰,南北通沟,特别险峻,很古以来就叫征兵腰。是谁来此山腰征过兵,给留下的地名呢?想知道它的由来,就得从薛丁山随父征东说起。

      相传,唐太宗在位时,为扩大疆域,让薛仁贵挂帅征西,一十二年未曾回家。薛丁山为寻父中途遇难,被猛虎扑地咬住,正被回家探亲的薛仁贵碰上。父子相逢不相识,仁贵举箭射虎伤丁山,老道救上云蒙。水帘洞老道早算道,救下丁山入洞中, 伤学艺十二载,丁山百般武艺都学到,直奔西凉认父亲。中途遇上鲁王程咬金,捆在卡房受苦刑。丁山杀掉守卡兵,救下鲁王同西行。拼下西凉回探亲,汾河射雁认父亲。父子相逢格外亲,合家团圆同欢庆。打截这段家赏,不细分说,且说那薛仁贵奉旨东征。薛仁贵父子摘盔卸甲痛痛快快歇息了一段时间,忽一日朝廷派钦差登门传下圣旨,命仁贵挂帅征东,令其子丁山为先锋。喜坏了领兵元帅薛仁贵,父挂帅儿先行,开局得胜,定局无疑,父子合力,所向无敌。

      且说那薛家少将薛丁山智勇双全,今次奉旨当先锋,一心想夺头功显身手,即日整军上马从河东启程,跨越中条山向东而行。他在马背上想到,借此机会故地重游,到水帘洞拜谢恩师,顺便请教此行如何,好让他指教指教。于是,快马加鞭,日夜赶程,翻山越岭,不一日,来到云蒙山前。却说老道,一听丁山当先锋,大吃一惊,端详了丁山气色,又观星象,细心推算,多会儿深思,才吩咐道:“丁阳沟大难,因祸得福,步步高升,前途无量。好不该此来,将犯地名,当先锋东征,怕难取胜。”吓得丁山满头冷汗,急忙追问:“恩师细化怎讲?”老道摇头思虑着说:“你父子征东,良将之盛,良策有余,用兵如神;可勇士不足,兵弱无勇,何能力敌?”丁山听恩师言之有理,再三请求给出个取胜的良策。老道看在丁山为徒诚心,请教诚意的份上,便指教道:“争强好胜难取胜,傲气过盛吃败局。机智勇敢为上策,灵活用兵胜敌法。此地之民,英勇善战,如征得数千名,充其勇兵之中,随行征东,我拜山神相助,取胜无疑也!”

      丁山听罢恩师一席话,恭恭敬敬拜过恩师,出洞下山,来到鸡架岭下山腰,安营扎寨,连夜写下诏书,派兵四处张贴,散发银两,换得人心。不数日,前来报名应征的青壮年,百暨千,千暨万,丁山喜出望外,选择身强力壮,机智精干几千名青壮年,进行盔甲武装,发给战斗武器,就地进行培训,摇旗呐喊,出发征东。话说薛丁山领兵出山,沿途打了几仗,旗开得胜,到上党与父会师,南征北战,无敌于天下。薛家兵所到之处,敌人狼狈溃退,威震黄河南北,名传太行东西,百姓无不欢迎。征东告捷,薛家父子受到唐太宗的嘉奖封爵。

      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薛丁山父子的功勋,将云蒙山前遇难的沟取名“丁阳沟”,征兵之地更名“征兵腰”。两个有历史意义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没更换过。

神秘的阳城》内容节选    原作者    梦之路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路军锋



编辑      郝跃东




来源:原创作品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