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
后峡沟黄龙庙与山神庙之间的西边, 有十余丈高的岩壁上,长年不息地向岩下流着两股瀑布,泻落在紫红色的大石板上,冲成一大一小两个椭圆形的石盆,前边较小,像洗脸盆;后边较大,像洗澡盆。传说韩湘子随八仙隐居腰闩龛修行时,常来这盆里洗澡,人们就称石盆为“韩湘子盆”。由此,成为后峡沟游览区的名胜古迹之一。当地民间流传着有关韩湘子的一个生动故事。
相传,韩湘子是河北省昌黎县东韩家林村人。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侄孙,唐宪宗在位时,他在陕西省商县西北的蓝关,遇见被降为潮州刺史的叔祖父韩愈。向他诉说了自己因进谏劝皇上而差点被处死的经过,并写了一首诗送给韩湘子,题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湖阳路八千。本为圣明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去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诗中诉说了韩愈抱负难伸的一腔心事,韩湘子听了叔祖公的叙述,读了祖父的诗后,既同情又气愤,立刻对科举求功名失去信心。就此回到老家,出家为僧,在碣石山下结庐修行,而后拜张果老为师,讲经论道,终于名列仙籍。
有一年盛夏,洞八仙从西天巡游去东海,途径析城山。看到山清水秀,是修行的好地方,就在山下朝阳的腰闩龛里停留了一段时间。出生于昌黎县的韩湘子喜欢玩水,在骄阳似火、酷热难当的时刻,说啥也忍受不住。每当晌午自个儿装扮成村民,到山下河里寻汪洗澡。南门河水小汪浅,距村太近,洗澡不太雅致。韩湘子来到紫院后沟,走进后峡沟,见岩水泻落,清香怡人。又走近水源,望见泄落的飞瀑突、突、突冲在石盆里,碧波荡漾,一个个水泡浮水怒放。韩湘子望见清澈凉爽的盆水,再也难以忍耐,解下道袍,卸下道冠,脱下道鞋,下盆洗澡。爽快地洗了一阵,急忙出来,走到前边小盆边,痛痛快快洗了脸,顿觉心神爽快。躺在石板上乘凉时,不禁尘念皆清,心里想到:世俗有浊,唯我独清,只要得此美景乐事,人间亦不亚于天堂。正躺的痛快,要进入梦乡,忽听远处沟外传来几个女子说笑声,韩湘子连爬起来,穿上道袍,戴上道冠,穿上道鞋,一手提着采药的篮篮,一手搂着一捆连翘枝,隐藏到大紫红石后头。当时阳光灿烂。凉风清爽,他道袍衣袖飘飘作响。不知怎的女子们从身边走过,既没看见他的身影,又没听见衣袖被风吹飘的声音。等女子们走远,他才背道而驰,回到腰闩龛,众仙师仍在呼呼睡午觉。韩湘子不想惊动他们,轻手轻脚走进去,拿起经书默读起来。不知不觉越读越响,朗朗的念经声传往山谷,回音惊醒众仙上坛诵经。
从此,韩湘子每天中午悄悄走出龛门,独自一人到后峡沟石盆里沐浴。风景区使他享尽眼福,鸟语陪他享尽人间清福。一来二去被凡人发现了,经过细心琢磨,才知是韩湘子所为。韩湘子跟洞八仙走后,又过了好些年。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造福百姓的韩湘子,把他沐浴的石盆命名为“湘子浴盆”,洗脸的石盆命名为“湘子脸盆”。据说,当人们站在湘子盆边,看那椭圆逼真的石盆,水磨得细光花纹的模样就想起韩湘子,一呼唤他的美名,隐约听到他那洪亮的回声啦!
《神秘的阳城》内容节选 原作者 梦之路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路军锋
编辑 郝跃东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