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
顶战原名叫顶辿。在圣王坪南天门与西门口之间,巍巍高峰,峰顶有峰,峰边通辿,辿里有龛有洞,才取名为辿。曾以它的险峻优势而闻名晋豫边界。是晋豫边历代兵家必争的险地。它临壑通隘直抵中原,不但善于屯兵聚将,攻守兼备,好摆战场;而且风景优美,胜景超长,是旅游的好去处。
据传,顶辿曾发生过唐国丞相魏征为神斩青河小龙,火龙与水龙追捕植株精的传说;北宋军与金兵摆过战场,元朝军大战过半反叛军,明朝副总兵曹文绍曹军与河曲贼王嘉胤展开过浴血奋战,包括抗战时期,中央军与日本人摆过战场,八路军与伪匪反复较量,何时起,顶辿改称为“顶战”呢?得从义和团驱杀天主教战场说起。
清朝光绪16 年(1890)外国的天主教传入阳城境内,以邪说迷惑中国老百姓,强迫老百姓给捐款出力修建教堂,供养教首传教,在城乡到处发展教徒。10 年时间,天主教堂遍布城镇农村。1900 年夏天,泽州南五县遭受大饥荒,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仍强迫农民供养天主教徒。农民赋税多如牛毛,负担不起。官逼民反,各地兴起义和团起义。阳城石臼村义和团首先起义,连夜高举灯笼火把,手执大刀,举着长矛,拿着棍棒,包围了村天主教堂,屠杀了教徒。这一壮举震动很大,影响到泽城、孔寨、苏村、碑岭等地也相继成立了义和团。碑岭村是咸丰年间闹盐粮首领之一李聚泰的故乡。世代武林相传。自成立义和团后,日夜操练,惊动了李甲庙天主教堂不得安宁,天主教借官府势力狐假虎威,与义和团作对。义和团忍无可忍,鸣钟聚众,手执砍刀、长矛、尖担、木棒等武器。乘深夜之时,一拥而上,包围了李甲庙,点火烧了教堂,教首与教徒全焚尸庙里。知县叶适桢获悉后,吓破了胆,立马派守城营长宋富贵带领官兵与衙役前往剿捕。这伙官兵和衙役根本不是武林后代的对手,他们个个武艺高强,百发百中,枪打不入,刀砍无痕,腾空如飞,着地捣坑。使出青龙拳,挥动金钟罩,把官兵和捕役打得头破血流,晕头转向,跑回县衙报信。叶知县听了胆怯三分,一听说是闹盐粮的后代,不敢轻举妄动。向府里呈报派府兵相助,当府兵发往碑岭村,只留下教堂被烧的痕迹,仍在冒着臭气冲天的青烟,义和团跑得不见面。早已跑上析城山坪联络了闹盐粮首领王发屯的后代,又经过圣王坪到南门河水后沟,紫院河南头联络了武林好友,集结了二百多名武林志士,率领占领了顶辿高地,隐居在山后牛龛,备足粮饷,准备同官兵决一死战。
一天清晨,府兵开到圣王坪,驻守在成汤庙里。团民李发昌发现府兵麻痹大意,毫不防备,便率领义和团奋勇冲下顶,从四周登上汤庙屋顶揭瓦掷击。但被府兵举枪打中不少,都坠落下来。府兵冲出庙门,追杀过来。义和团见寡不敌众,赶快下令使出龙飞凤翔的超然轻功,回守顶辿。府兵乘胜追击到山下,虽兵多势众,但没有武功。不敢登山力战,只好围山守候,枪击箭射无用。义和团占领了有利地形,沿山游击,靠巨石、龛洞隐身,白白消耗了府兵的不少枪弹和箭头。义和团首领合计,长此下去,清政府再增援兵,必然要吃大亏,便派李发昌前去孤圪垛南沟,去请撒豆成兵的杨法师前来救援。
李发昌拿着首领的火鸡毛信,让杨法师一看,杨背起钱褡跟随李发昌走。来到紫沙腰岭,站在山头上,对着顶辿闭目念了一段咒语,施出阴风,刮得天昏地暗。乘风从钱褡抓出两把黑豆,撒向空中。说来也怪,每颗黑豆在空中飘来飞去,就变成头戴斗笠,身穿武甲的天兵天将,顷刻间,挥刀舞剑冲入府兵阵地,横砍竖杀大战起来,义和团见杨法师神兵相援,赶快在顶辿摇旗呐喊,擂鼓鸣角助威。
双方正在酣战之时,突然又刮起大风,飞沙走石专朝府兵打去,个个打得睁不开双眼,叫苦连天,咚咚的鼓声,嘟嘟的号角声,响彻山野,震撼军心。这时,义和团借神兵之威也冲下去,快刀斩乱麻,将府兵围剿就地歼灭。一夜之间,天明看去,尸骨遍野,血水成河。至今顶辿周围的岩石里透红,沙土是紫红色的。传说,是明清两次大战,惨死的人血染红的。
后来,人们为纪念杨法师撒豆成兵,救援义和团,歼灭官军的壮举,将顶辿改为“顶战”。与西边的“喜欢坡”相呼应,两个好听的地名,记述了两个优美的历史战斗故事。滋润着两块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凡到圣王坪的游客,登坪就望见美丽的“顶战”,走到南天门不上顶战非好汉。步入顶战,才会感觉到圣王坪的美。使人不好理解的是,杨法师自撒豆成兵助战歼灭了府兵,没能收回神兵就离开了人世,太有些惋惜!不过他的故事仍在民间流传着。
《神秘的阳城》内容节选 原作者 梦之路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路军锋
编辑 郝跃东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