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秘的阳城 > 详细内容
《神秘的阳城》之汤殿三结义
发布时间:2014/11/21  阅读次数:497  字体大小: 【】 【】【

圣王坪东汤庙依山傍池,坐北朝南开大门,进入庙内,四合院规模宏伟。凿磨的青石方铺地,一色崭崭新。汤王大殿高大美观,琉璃屋脊,铁瓦盖顶,殿内宽敞,木柱林立,走廊过道油画不凡。四根石柱均匀排列,中间两根雕刻有庙联:“桑林祈祷千古共传六事雨,苞蘖尽除万载犹忆一征云。”檐前高挂“汤王行宫”匾额。殿后塑有三尊神像,从左到右分别为:都土爷、汤王爷、山神爷。殿前廊台下中央,蹲放着用青石精雕细刻的一个长方形大香炉,这个大香炉向你述说着一个桃园结义的故事。是谁曾在这里烧香磕头结为兄弟呢?他们是清朝咸丰年间闹盐粮的赵连城、王发屯、李聚泰三个首领。

传说在清光绪年间,赵、王、李三个好汉,都是阳城县上义都头面人物,哪里都办事少不了他们抛头露面。赵连城是上义里人,王发屯是析城山里碾腰人,李聚泰善利人(蛇窊)碑岭人。他们三人不但有社交关系,而且有亲戚关系,交往中情投意合,想结为烧香弟兄。

据说,乘圣王坪庙会结义时,曾为兄弟排行发生过一番争议。李聚泰抢先发言说:“我世代武手,远近有名,应为兄长”!王发屯接着说:“我力大无比,武功高强,应为兄长”。赵连城也不相让:“我胸怀大志,腹有谋略,无疑为长!”

争议了半天,没吵出结果。连城看着香炉足有三百斤重,就指着香炉说:“我们试试看,谁有把它举起天空或压入地底,谁为第一,作为兄长,我们就应称尊首领,永远听从。”

聚泰抢先一步上到香炉边,两腿蹬开,手抓两头,刚端到胸前,叫声:“哎呀!不好”,慌忙放入原地,双手向下用力使劲按,也按不下去,转身说:“只有看你们的啦!”

发屯起身走上前去,卖力按了一下,降入地下半截,再也不动了,又劈开双腿,抓住两头一下端的超过了头顶,再也举不上去。只好放了下来,想着起码不当老三。

聚泰不服输,再次抢上去,劈开双腿,使全身牛劲,两手猛托上去,向下按去,“哼哼哼”按了三下,不见动静,坐过一旁,瞅瞅连城说:“李某不及发屯,最起码不会当个三拉巴子的!”

连城轻盈一笑,起身稳步上前点燃一把香火,朝天地各拜三拜,念念有词地求山神相助,,把香插入炉中,退后三步,盘脚一坐,合手闭眼,安安稳稳。说来也怪,他俩看着发呆,不知连城玩的是哪一招!二人忽见那香炉冉冉升起,直升得和“汤王行宫”匾额一般高,又徐徐降落。只见一着地,猛然遁入土中,瞬息间归放原地。使两个人四只眼看的清清楚楚,两人连拜谢,连城也不怪,痛快地说:“三人一条心,黄土变金,只要你俩能像桃园三结义里的张飞、关公那样我也就知足了!”聚泰、发屯无话可说。

就这样,连城领着每人一炷香插入香炉,跪下叩头发誓结为烧香兄弟,两人心悦诚服地尊连城为兄长,自己为辅佐连城的左膀右臂。闹盐粮被连城封他们为左右丞相,虽然被清廷斩首于太原府。但他们齐心协力与贪官斗争的精神却永远铭记在阳城人民心中。他们在汤殿三结义的故事也一直在民间流传至今。

神秘的阳城》内容节选    原作者    梦之路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路军锋



编辑      郝跃东


来源:原创作品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