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传天下 > 详细内容
《书法传天下》之何绍基(一)
发布时间:2014/11/28  阅读次数:2333  字体大小: 【】 【】【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童年何绍基的故事

 

      杰出的书法家、诗人、学者、教育家何绍基生于嘉庆四年(1853年),童年在出生地道州县城东郊东门村度过。这里讲述的便是何绍基童年故事。

 

(一)启蒙引路

 

      清明过后,天空老是灰朦朦的,牛毛细雨,打在人们的脸上、身上湿漉漉的,有一种潮湿的感觉。室内的被褥也是潮乎乎的,墙旮旯里长了绿霉。太阳忽而露出了笑脸,忽而又躲入了云层。俗语说:“出门看天色,随身带雨伞。”这正是南方水乡多雨季节的特点。在县城通往清塘乡的泥泞不堪的乡间土石小道上,三个大人和三个小孩,顶着蒙蒙细雨,向小坪村方向走去。廖夫人打一把油布雨伞,绍基靠依身旁。“妈,我来扶你,你走好哟!”何绍基瞧着母亲艰难的步履,竟从心里迸发出这么一句话来,也不知他小小年纪还不能搀扶大人。“不用了,你别摔跤就行了。”廖夫人说着。可怜她那双缠裹的“小脚”,在泥泞中,深一步,浅一脚,缓缓而行。廖辑侯舅舅一手撑着一把纸雨伞,一手拉着瘦弱的绍业,背上背着一岁的绍祺,边走边招呼大家:“走好了,走好了,别踏入泥坑中去啊!”一个青年农民,头戴着斗笠,身披着蓑衣,脚穿着草鞋,挑着一副箩筐,里面放着一个箱子和行李铺盖,十分麻利地走着。这就是廖辑侯接姐姐和外甥们在回小坪村的路上。何凌汉考取拔贡、授吏部七品京官后的第二年初春,刚刚过了农历新年,他就奉命入京供职,家里无人照顾。因此,何绍基和两个弟弟,跟随母亲一同到小坪村住闲。这样,一则便于辑侯照顾全家,以尽凌汉姐夫托咐之情;一则也便于他教育几个孩子,以尽长辈之责。

      从此,何绍基从三岁到七岁的岁月里,就在舅父的教导下,度过了他梦一般不可磨灭的

1 2  下一页
来源:原创作品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