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调研 > 详细内容
因为罚款少了拖欠工资?“吃罚款”的时代早该终结
发布时间:2014/8/25  阅读次数:542  字体大小: 【】 【】【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物价局,被指拖欠员工5个月工资不发,原因是单位创收靠罚款,而今年罚款少了。该局局长黄治清承认,造成该局的工资困境的原因有:市场越来越规范,查处违规的情况减少。行政执法程序越来越规范,导致一些“想去查的地方,不敢去查”。

  靠罚款发工资,听起来荒唐,却一度非常“流行”。在不少地方,包括物价局、城管局以及交通管理部门在内的许多执法单位,都存在吃罚款的情况。为了维持单位运转,为了养家糊口,执法者成了创收者,想方设法罚款创收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营生,这无疑是一种畸形的执法生态。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问题早就存在。为什么之前没暴露出来呢?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过得更滋润,不愿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向二级执法机构,干脆鼓励他们去“自筹”。另一方面,在长官意志盛行、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时代,一些执法单位的大盖帽子很有威慑力,罚款创收也很容易。他们的罚没所得很可观、待遇很好,自然不会声张。与之相伴的是,靠罚款发工资的现象延续至今,市场主体的“被罚款”无奈延续至今,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延续至今,产品质量的问题延续至今,百姓的生命健康焦虑延续至今。

  君不见,为了方便罚款,一些执法者对违法违规经营者不是按照规定严格查处,而是睁只眼闭只眼,寻求反复罚款的机会;不少商家有恃无恐地违法违规生产、销售、经营,他们不怕投诉、不怕举报,早就做好了“交罚款了事”的准备。猫与老鼠达成了默契,则有毒有害食品当道,地沟油横行,虚高标价、假打折成风,超载、疲劳驾驶屡禁不止,城管与小贩的血泪冲突不断……执法部门是市场规则的捍卫者,一旦陷入利益算计中,就丧失了执法的公正和公信。健全的法治、周密的制度、严格的规章就都成了窗户纸,几瓶酒、几条烟、一沓钞票就能轻易戳破。

  我们固然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执法机构的“吃罚款”,但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确都与公权力的自私自利有关。公权力逐利,必然导致百姓利益受到折损,市场的公平秩序遭到损害,最终危害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健康。中国的市场经济搞了几十年,为什么世界上很多国家还是不肯承认我们的“完全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国,许多基层执法机构还没有从罚款经济中迈出来,上十个部门轮番上门检查,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屡见不鲜。

  好在,这些问题正受到挤压和清理。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权力的手不能过多干预市场,更不能违法干预市场,“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当代中国对市场经济的更深刻认识。随着这种认识的普及,深化改革的步伐将更有力地向前推进。包括靠罚款发工资在内的许多不合理“惯例”都将被剔除出去。这是中国市场机制更加完善、市场经济更加规范的表现,也是我们对接世界的一个积极变化。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