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世纪之交曾说,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将是新技术革命和中国城镇化。根据世界各国城镇化的经验,城镇化一般要经历人口向城镇集中、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等不同发展阶段。
我国目前一方面人口还在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郊区城镇化正在加速推进,逆城镇化的征兆也开始显现。逆城镇化并不是反城镇化,而是城镇化发展中继郊区城镇化之后的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逆城镇化的典型特征是,城市中心人口为了逃避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问题而向远郊乃至乡村流动,乡村生活重新繁荣。逆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是一致的,即在乡村可以享受到城市的生活品质,同时可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农民众多的大国。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所限,城镇化再发展也很难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把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城
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达到约55%,一些逆城镇化的征兆已经显现:
一是农家乐的兴盛;
二是一部分城市中产家庭追求生活环境而向小城镇和乡村迁移;
三是城镇居民越来越普遍的异地养老。
这些点点滴滴的征兆,预示着一个新的大众消费潮流,将有利于改变一些地方出现的乡村空心化、乡村住宅闲置和乡村衰落现象。
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之下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因为我国还有巨大的结构变动弹性,特别是城乡结构变动弹性。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都意味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我国城镇化水平估计要达到75%才能稳定下来。在我国的版图上,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有一条呈45度角的斜线,这就是地理学家胡焕庸1935年提出的我国人口密度划分线,亦称“胡焕庸线”。
上世纪30年代,这条线的东南以36%的国土聚集96%的人口,而西北以64%的国土承载4%的人口。令人惊奇的是,在历经80年的城镇化和各种人口迁移之后,这条斜线的人口分布涵义仍然未变。中国科学院的地理学家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测算,发现这条线东南部人口仍占全国总人口的94.1%,西北部占5.9%。
“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各省区,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条底线是要符合长远发展的乡村规划。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城乡一样化,不是把农村变成城市,不是要使乡村成为新的水泥高楼的森林。很可惜的是,至今我国多数乡村地区还没有很好规划。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是政府服务均等化,包括建设规划、供水、供电、交通、通讯、垃圾处理、环境整治等。应逐步把城乡统一纳入政府公共服务框架,让乡村真正美丽起来,让农民的日子过得更好。
编辑:陈海瑜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