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随着常州、杭州等城市部分楼盘大幅打折促销的消息传出,年初就已经在
房地产界传得沸沸扬扬的“楼市
崩盘论”再次发酵。尽管上月的统计局数据依旧显示全国房价仍在普涨,尽管各地土地市场仍在升温,尽管陆续晒出的年报显示中国的房企销售和利润都已经达到惊人的高度,但关于中国楼市在2014年的前途,很多人却并不看好。
就在几天前,一篇《房价已经
崩盘的5点证据》蹿红网络。截至23日的百度搜索显示,该文页面链接已将近66万。这提示
崩盘的五点“证据”包括:一是售房旺季楼市不旺;二是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已经有价无市;三是银行已经缩紧房产的银根;四是抛售房产的民间人士越来越多;五是许多大亨纷纷撤资
房地产。
姑且不论这五点证据是否真的值得推敲,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是,2014年以来,看空房地产市场的言论与观点已经是层出不穷,其中一些地产业内人士的表态更是值得玩味:王石说今年“形势不妙”;王健林对今年楼市“并不乐观”;任志强表示“不要对2014年太抱希望”。
2014年的中国楼市真的走到所谓“崩盘”的边缘了吗?
事实上,关于中国楼市
崩盘的说法,有多少“证据”的同时就会有多少的反证。就在楼市
崩盘论在互联网、微信朋友圈里转发最热闹的那几天,北京市第二批自住房的网上申购开启,申购者十分踊跃,尽管网申通道24小时对外开放且报名有效期限长达一个月,但申购首日上午,网站瞬时点击量最高超过6万,页面一度崩溃。
就在业内看空
房地产市场的言论不断出现的时候,2014年一月,一线城市土地均价的涨幅更是惊人,上海易居
房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京沪深穗四个城市的土地成交均价达到每平方米10136元,环比上涨125.1%,同比上涨253.1%,创历史单月新高。此外,10个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均价达到每平方米5449元,环比上涨114%,同比上涨151.9%,已持续16个月同比正增长。
与此同时,不断公布的
房地产企业的年报显示,各主要房企不仅在2013年收获了创纪录的利润和销售业绩,更是将2014年的销售目标调到了新的高度。
关于中国楼市
崩盘与否的种种证据与反证,展示给人们的其实是中国
房地产市场强烈分化的现实。但市场分化并不等于楼市
崩盘,一个必须明确的概念是,所谓
房地产市场的
崩盘,并非简单的等同于房价的大幅下跌,
崩盘引发的是一系列系统性风险,包括市场信心的彻底崩溃,资金链的断裂,资产的大幅缩水,金融系统大量呆坏账的出现等等。从这个角度上讲,用“
崩盘前夕”来形容目前的中国楼市的确有些言过其实。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