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调研 > 详细内容
“改革既要勇于‘破’,又要善于‘立’。”
发布时间:2015/12/23  阅读次数:1060  字体大小: 【】 【】【

      “肠梗阻”本意是指任何引起的人或动物肠内容物通过的障碍。改革过程中的“肠梗阻”是指出自从事改革人的自身阻碍。这种“梗阻”纯粹产生于个体人自身,有两种原因产生“肠梗阻”,一是价值观层面原因,这种人的价值观与时代主流价值观相背,因而阻碍改革;另一方面是因改革伤及其私利,动了他个人的奶酪或“夜草”,所以阻碍改革。“肠梗阻”的爆发点虽然容易找到,但是,“肠梗阻”却有可能发生在改革全过程的任何一点中,爆发的频率可能远高于“中梗阻”。

      我们可以简单将“中梗阻”理解为改革的系统性阻力,将“肠梗阻”理解为改革的个人方面的阻力。有些干部不愿改革、不思改革、不善改革、不敢改革,要么表面响应、暗中抵制,要么碌碌无为、唯恐担责,要么乱改一顿、贻害无穷。清除“肠梗阻”一是做政治思想工作,二是用对人。

      习近平强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高度重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用好人是最主要的,要用改革促进派,要用改革实干家,要将“反对派”和“拖拉派”清除出场。习近平指出:“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废旧立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常态,不仅需要破旧,还需要立新规。必须创建与国内外经济形式和五大发展理念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保障和助力。

      五、破陷阱 立远景

      中国目前正处于西方经济理论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所以,有少数不怀好意的人正在等着中国“掉进这个陷阱”。近代以来,西方一些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理论,好像没有几个理论在中国成功过,倒是变成了某些“经济专家”混饭吃的工具或唱衰中国经济的“依据”。我们坚信且自信,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人有智慧跃过“中等收入陷阱”,也同样有智慧和能力越过个别西方国家“精心”为我们设计的各种“陷阱”。我们不仅能够越过这些“陷阱”,而且还有更高的目标,我们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4年,习近平在APEC领导人同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会上指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我们有信心改革发展稳定之间,以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大破大立,除旧布新。习近平主席以“破”“立”辩证法指导我们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常态,为中国经济擘画未来,我们坚信,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奇迹正在诞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已经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我们一定会快速跨过这些“陷阱”,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编辑:陈海瑜

上一页  1 2 
来源:新浪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