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市场 > 详细内容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深藏的教育意义
发布时间:2015/1/1  阅读次数:1319  字体大小: 【】 【】【

      列宾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曾经影响过整整一代人。

      列宾还只是美术学院年轻的毕业生的时候,去伏尔加河流域体验生活,纤夫们苦难的命运使他产生了创作冲动,于是用三年时间(1870 1873)完成了这幅作品


      斯塔索夫评论道:“请您看看列宾君画的《纤夫》吧,您不得不承认我们还没有敢于选取这样的主题,并且您也从未见过如此深刻地震撼人心地描写俄罗斯人民生活的油画。”

      一百多年后,虽然画家早已死去,但他笔下的人物依旧活着。人类的交通已进入喷气式飞机和远洋巨轮的时代,列宾描绘的那艘只有一根桅杆的帆船却尚未退役(静静的停泊在画布上),而河滩上那十一个衣裳褴褛的男人,堪称是最后的纤夫了。他们一直在坚守着自己的阵地,甚至连表情与动作都没有任何改变。十一个男人(我数过好多遍),老弱病残,对命运严酷的安排,或者低眉顺眼以示驯服,或者无可奈何地哀叹,或者流露出反抗的愿望。这是耻辱者的群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全都是时间的囚徒,束缚在胸前与肩头的纤绳,无疑是难以挣脱的锁链。他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步履蹒跚地拉扯着逆流而上的帆船,拉扯着吃水很深的沉重的祖国。帆船的桅杆顶端,有一个醒目的标志:俄罗斯三色旗。这面国旗至今还在风中飘动着。这一群帝国的奴隶,什么时候才能放假呢,才能获得解脱?但他们同时又是这幅画真正的主人。恰恰是底层的劳动者而不是沙皇和权贵,在牵引着苦难的俄罗斯缓慢地前进。

      从这幅画的色调里,还能发现贫穷、饥饿和辛酸的影子。他们代替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挣扎,在抗衡。直至今天,仍然富有教育意义。下面的历程,会是更为艰辛、更为复杂的历程。只是画面己无法表现了。我只能想像:纤夫们会跌然后爬起来。会昏迷,然后醒来。会绝望,然后又重新希望。谁让他们是纤夫的呢。这是无法辜负的沉重的使命。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不仅仅在拖曳着一艘旧时代的驳船,分明还在牵引着列宾颤栗的画笔。最终,一切都停顿了,不管是弓起的肩背、蹒跚的步履,还是那个愈来愈显得沉重的祖国。画布上弥漫着古老的喘息,而绷紧的纤,简直快要长进肉里。俄罗斯的苦难,俄罗斯的精神,全维系在绷紧的绳索上。当然,这毕竟也是一种力量。
      列宾是仁慈的,对祖国的劳动者充满怜悯与爱,并且耐心地刻划出他们衣襟的每一块补丁。而这幅画本身,就是俄罗斯记忆里的一块补丁,或者说,是永恒的伤口。列宾又是残酷的,使这十一个性格迥异的男人(包括一位叫“拉尔卡”的少年),永远停留在原地,像推动石块上山的神话形象西西弗斯一样,进行着没完没了的苦役。但不管怎么说,这还是有价值的。列宾曾说:通过历史画,为痛苦的悲剧寻找出路。
      成千上万的观众曾经从中赢得了思考、汲取了力量,包括远在中国的一百年后的我们。



编辑:陈海瑜

来源:搜狐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