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况反映 > 详细内容
习近平与青海代表团代表们交流中最关心的三件事
发布时间:2016/3/11  阅读次数:492  字体大小: 【】 【】【
      3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省代表团参加审议,习近平代表们交流中最关心的三件事。

      一、民族团结    当总书记走进会场时,藏族的王玉虎代表、蒙古族的诺卫星代表、土族的何峰代表分别向总书记献上洁白的哈达,表达对党中央和总书记的敬意。

      习近平请他们转达对各族人民的祝福。审议中,几位少数民族代表就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实施精准扶贫等发言习近平不时询问具体情况,强调多民族是我国一大特色,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要着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二、脱贫攻坚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娘毛先代表发言时,总书记提出一连串有关基层群众卫生健康的问题。总书记问:“农牧民现在生孩子都到医院去吗?”娘毛先答:“现在都到医院来,比较远的地方的产妇,提前来租个房子,分娩完再回去。”“村里都有保健室吗?乡里都有医院吧?”“现在都有。”“青海有的地方面积很大,农牧民看病怎么解决?”“基层都配医疗保健车,县乡都有巡诊车。”接连回答总书记的问题,让娘毛先直呼“紧张得不得了”,引得会场一阵笑声。来自贵德县河阴镇大史家村的毕生忠代表,畅谈了乡亲们眼中他们村子的巨大变化,高兴地对习近平说:“我们那里的老百姓把你喜欢得不得了!”
      代表谈到精准扶贫,介绍了青海扶贫攻坚举措,包括劳务输出过程中形成了像“拉面经济”这样的品牌。总书记询问青海拉面的由来、与兰州拉面的区别、经营拉面人员的情况等。听说现在青海有2.8万家拉面店,有18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拉面经营,不少人都由此成为了企业家,总书记对此表示肯定。

      代表们还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等不同角度谈到脱贫攻坚。总书记详细询问了当地贫困户公示情况,强调“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强调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更加注重教育脱贫,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三、
生态保护    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代表就推进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发言。谈到为保护生态环境、公园内部分牧民需要安置问题,总书记说,一定要解决好牧民定居问题,定居才能搞好畜牧业。总书记详细询问了在贫困户和牧户设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情况,强调一定要把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搞好。

      省长郝鹏代表介绍了青海近年环境生态发展情况。总书记关心地询问青海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情况。

      习近平强调,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我们不能欠子孙债,一定要履行好责任,为千秋万代负责,要有这种责任担当。





编辑:陈海瑜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