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文快递 > 详细内容
信心坚定方向,信心激发力量
发布时间:2015/7/25  阅读次数:528  字体大小: 【】 【】【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期间召开的座谈会上,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发出了长期向好、前景看好的中国声音,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思想动力。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运行态势总体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对此一定要有信心”。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引起广泛关注。“这些积极数据确认了中国经济企稳的初步迹象”,总体看,这是一份可圈可点的中国经济“年中答卷”。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积极发展态势。

      观大势才能识大局,识大局才能谋大事。一个不错的增长速度背后,是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71.8%,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跑赢GDP,是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是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的普遍回暖。基本面企稳向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正为“中国信心”构筑越来越有力的现实支撑。
      但稳中向好,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稳中向好的经济走势印证着中国信心,也折射出发展的深刻转型。应当清醒看到,当前经济回稳基础并不牢固,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愈加复杂。向外看,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犹在,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影响不可忽视;向内看,“三期叠加”之下,“两难”问题增多,增长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新旧动力转换还比较艰难,市场需求总体依然不振,结构调整阵痛仍会持续。巩固好势头,延续好态势,依然需要再接再厉,付出更大努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四个“没有变”,深刻分析、准确研判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总体特征,是我们辨明发展大势、增强发展自信的客观依据。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把握这样的发展大逻辑放眼未来,我们拥有充满“中国信心”的巨大底气,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正与信息化加速融合,不断创造新动力;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创时代”来临,不断激发新活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稳步推进,不断拓展新空间。我们拥有充满“中国信心”的澎湃动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注入动力、夯实基础,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让发展拥有了更大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前景。正所谓潜力深厚,未来走势可期;行稳致远,发展前景光明;乘风破浪,何惧中流击水。

      在吉林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兰江畔稻花香”所描绘的地方,和乡亲们一起谋划丰收的年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把信心化为干劲,让汗水孕育果实,攻坚克难不松劲,改革开放不停顿,我们就一定能让中国经济的列车跑得更加稳健有力,昂首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明天,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






编辑:陈海瑜

来源:中国政府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