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
诸葛亮五十四岁就去世在北伐途中,这个年纪不可谓大。蜀汉后期人才凋敝,没有可堪大事的人才,诸葛亮事无巨细,都要过问,“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体现出他在选拔人才、整理政务上的能力有所不足。“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诸葛亮显然明白为政需要劳逸结合,有所不为,但他却依然过于劳累,以至于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在一个侧面正说明他选拔人才、分配政务能力上的短板。
撰写《三国志》的陈寿如此评价他:“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他客观指出了诸葛亮屡次北伐无功而返的客观结果,并认为“应变将略,非其所长”,面对如此的批评,我们不得不掩卷深思。那个“不够完美”的诸葛亮,也许才是一个真正的他。
编辑 郝跃东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