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况反映 > 详细内容
“优进优出”是外贸发展的必然结果
发布时间:2015/5/6  阅读次数:435  字体大小: 【】 【】【
      日前,在会见马来西亚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主席赛·哈密德时,李克强指出,中国政府支持中方联合体积极参与马来西亚—新加坡高铁项目合作,充分利用在规划设计、综合开发、融资支持、建设运营等方面的经验和实力,拿出有竞争力的竞标方案。
      4月3日,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强调要推动中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若想了解“优进优出”,首先得知道“大进大出”。上世纪80年代,我国许多外贸企业得益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战略,收获了“第一桶金”。它们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在国内完成加工后再向国外销售产品,从而将生产过程的“两头”都放在国际市场,通过“大进大出”,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国际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也需要顺应这种变化,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过去那种‘大进大出’的老路已经难以为继。”李克强在座谈会上指出说,“要加大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使我国对外贸易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
      “优进优出”也是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必然选择。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6%,其中3月份进出口增幅出现双降。对此,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向媒体表示,近期我国对外贸易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影响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建臣也指出,“优进优出”属于缓解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化解国外市场不确定因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外贸战略的调整。
      在4月3日的座谈会上,李克强提到:长期以来,“大进大出”发展模式带动了国内的大量就业,也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但大部分利润并没有留在国内。
      “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约束日益加重,‘大进大出’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促成‘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总理说。
      总理同时对“优进优出”做了说明:所谓“优进”,就是从我国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情,有选择地进口紧缺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所谓“优出”,就是不仅要出口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还要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
      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表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
      但他同时指出,一些制造业仍然存在“大而不优”、“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需要发展更加先进的制造业,“通过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与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这将倒逼我们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年来李克强总理讲话的高频词汇,也是本届政府应对当前经济态势的重点方针。李克强多次指出,当前中国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必须用“双引擎”来助力“双中高”。一是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是改造传统引擎,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






编辑:陈海瑜

来源:中国政府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