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
回溯过去两年,李克强至少有十次提及盘活存量资金的公开表述,有些是盘活存量货币,有些是盘活沉淀资金。梳理国务院所出台的举措,包括审计财政收支、清理财政专户、清单管理资金等。
会议强调:要抓紧出台方案,完善相关规定,对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建立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对工作不力的严肃追责。
以往会议所提的一些要求往往比较宽泛,比如要“深挖存量资金潜力,通过自查和审计督促盘活沉淀资金,将长期闲置的资金清理出来,合理调整使用方向,有序投入亟需项目,切实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这里面的“合理”、“有序”、“切实”等措施尽管表明了中央政府的态度,但是到了地方,就会有打折扣的操作空间。这种“折扣”使得一些问题哪怕被审计出来,也难以避免它下次重复出现,变成屡审屡犯的“牛皮癣”。李克强对此显然洞悉,所以他针对不少事项都启用了任务清单制,再配合时间表,盘活资金当然也需要如此。一方面要激活这些部分“沉睡”的资金,使其在国民经济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比如债券投资范围扩展到地方政府债券,尽管它的收益不会多高,但扩大了政府债的市场容量,这些钱间接投入民生或基建,其综合效益仍然可观。
另一方面,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老钱,在扩大投资范围的同时,必须控制投资风险,坚决守住安全“红线”。
无论是盘活沉淀资金,还是扩大社保资金投资范围,主要都是为了更好地支撑经济、保障民生。尽管常务会议强调了问责,但谁也不会乐于看到工作不力被查处的例子,当前的经济形势更需要官民互动、上下团结、一起推车。
正如李克强在今年答记者问时所言:“我相信,大家同心协力,有能力保持中国经济的大盘、基本面持续向好。”
编辑:陈海瑜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