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文快递 > 详细内容
草书的艺术魅力
发布时间:2015/2/10  阅读次数:480  字体大小: 【】 【】【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那么当我们置身于东汉灵帝时代,就会看到,许多人就像今天的“低头族”。他们都是在练习一种可以简单快速,甚至可以连字连画、隔行不断地书写的新书体——草书
      由东汉张芝创造的草书一出,立刻风靡天下。当时的社会贤达对张芝草书的仰慕,甚至超过了孔子和颜渊。对此,与张芝同乡同时代的赵壹非常不满,他写了一篇讨伐草书檄文《非草书》,对当时人们热衷于练习草书的现象大加批评。赵壹充满夸张讥讽的批评,一点也没妨碍草书的流行与传播,以及人们近乎疯狂的练习。

      本来,草书就是简省正书(篆、隶、楷、魏碑)笔画以后,潦草简捷地书写,所以草书比正书在书写上应当更加方便,但是为什么反而如此之难?因为,草书有着与正书完全不同的字形,既要写得让人可以辨识又要有美感,就必须熟练地掌握它的结字造型规律。

      张芝草书的临本也被晚辈后学拿回去,珍藏起来。社会上学习草书蔚然成风,大家日夜练习,废寝忘食,十来天就写坏一支笔,个把月就用尽数丸墨,衣领袖口往往也被墨蹭黑了,甚至嘴和牙齿也是黑的。这是何等痴迷的一种景象啊!

      可惜,古往今来,许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还没有东汉人明白这一点。

      稳定的“模型”给草书带来了认识上的便利,但是在实际创作中,又是伴随着书法家性情、笔法、章法、形制的不同而千变万化,甚至“遗形取神”,寓有形于无形之中,达到形神兼备。

      纵观经典草书大家,他们在造型上,一方面大量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以吸引眼球,创造亮点,增加草书的艺术魅力;

      另一方面还综合运用这样一些艺术手段:

      一、是大小参差。草书不同,字形的大小、长短不是由一个字的笔画多少决定的,而是根据情感或章法表现的需要,参差互见,甚至是有意放大。

      二、是纵横开合。结字时常表现出放逸纵肆之姿。因此,书法家在图形创造时,对一个字偏旁部首的点画处理,常常是大开大合,形成强烈反差,特别出彩。

      三、是长画短点。草书不仅注意一行字与字之间的联络关系,而且还特别注意行与行之间的借让穿插的横向关系。因此,在造型上,常常写出一些跨越行距的纵长的笔画,或者将一些笔画压缩成短点。

      四、是正斜间出。草书在一个字的造型或一行字的排列上或左或右,或正或斜,欹斜错落,顺势成象。草书不求每行中轴线的垂直,但求通盘的气势相贯。

      总之,草书是与正书完全不同一种书体,在图形创造上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写草书者不可不知。





编辑:陈海瑜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