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
临近春节,在外漂泊的亿万年轻人将踏上归乡的旅程。对他们中的不少人而言,“回家”既让人感到温暖,同时也感到一种压力。
相对于父老乡亲很高的期待,“没脸回家”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感受。这种心态需要关注。
由调查了解到,农村大学毕业生群体有成为社会“夹心层”的趋势。
据中国社科院2013年底发布的社会蓝皮书分析,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为困难,失业率达30.5%。农村大学毕业生“夹心层”特征主要表现为,他们在就业上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在生活中同时面临在城市立足难和家庭期望压力下难以返乡的两难。他们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处于尴尬地位:这一群体有强烈的摆脱社会下层的动力,但又难有向上流动的机会。
这种“夹心层”的尴尬来自于多方面因素。
首先,这是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结果。大量数据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逐渐萎缩,农村大学生主要集中在二本、三本和专科院校,农村大学生的起跑线一开始就比较低。而结果是,农村大学生相对而言更难进入待遇较好、工作稳定的企事业单位,这又进一步加大了其向上流动的难度。
其次,农村大学生因缺乏社会资本更易遭遇跌入社会下层的风险。绝大多数农村大学毕业生来自于普通农家子弟,他们在城市并不掌握资金、信息、人际关系等社会资源,他们自毕业始就面临自食其力资助家庭的现实压力,还面临在城市成家立业的长远压力。防止农村大学生成为社会“夹心层”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哪一天农村大学生及其父辈不再把在城市体面生活当做梦想,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没脸回家”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编辑:陈海瑜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