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况反映 > 详细内容
9地一把手收到巡视组反馈 买官卖官等问题普遍
发布时间:2014/11/2  阅读次数:697  字体大小: 【】 【】【
      中央二轮巡视进入集中反馈意见阶段 发现带病提拔、买官卖官等问题普遍——


      9地“一把手”收到巡视反馈


      法制晚报讯(记者 温如军) 根据中纪委官网消息显示,今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工作进入集中反馈意见阶段。截至目前,已有广西、陕西、四川、上海、江苏、河北、黑龙江、青海、一汽集团9个地区及部门党政“一把手”收到了巡视组的反馈意见。占到总数的近七成。


      《法制晚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已公布反馈情况的9地中,均提到了“干部任用方面存在问题”。


      从今年7月底开始,中央巡视组对广西、上海、青海、西藏、浙江、河北、陕西、黑龙江、四川、江苏10个省份开展常规巡视,同时对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一汽集团开展专项巡视。


      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与此同时,中央巡视和省一级巡视工作上下联动,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态势。


      巡视反馈 9地干部任用均发现问题


      截至目前,已有广西、陕西等9个地区及部门党政“一把手”收到了巡视组的反馈意见。《法制晚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公布的9地区、部门中,均发现在干部任用方面存在问题。


      如广西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在职务变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一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搞“小圈子”,有的涂改档案甚至造假骗官。陕西省存在“带病提拔”、说情打招呼、超职数配备干部、领导干部兼职清理不彻底等问题。四川省在个别地方拉票贿选成风,一些领导干部一度热衷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跑官要官。上海市在有的地区和单位存在超职数配备、突击提拔、带病提拔以及领导干部退休制度执行不严等问题。


      “带病提拔”现象除了广西和上海外,江苏省问题突出: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问题依然存在,有些干部提拔几个月后即受到查处,甚至一些干部买官卖官、跑官要官、弄虚作假,部分违规提拔的干部未被查究。


      河北省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跑官要官之风仍然存在,执行职数和编制管理等规定不严格,存在安排照顾干部亲属、违规进人、档案造假等问题。青海省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事业单位违规进人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地区和单位超职数配备、超规格提拔干部和违规设立机构。


      巡视组向黑龙江省反馈巡视情况时明确指出,该省一些地方买官卖官问题较为突出。


      另外,在中央第十三巡视组向一汽集团反馈专项巡视情况中虽然没有“带病提拔”、“买官卖官”等字眼,但巡视组透露,也收到反映一些领导人员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及有关部门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中央第一轮巡视中,根据中纪委官网上公布的巡视反馈情况,干部任用、工程建设等领域的腐败问题在多个地区、单位也同时存在。


      中央党校政法部副教授刘素华指出,改革现有的干部任用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掌握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人能够受到有效监督,已成为遏制腐败的关键。


      各地问题一览


      广西


        领导干部及其亲属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及侵吞国有资产、搞“小圈子”、涂改档案甚至造假骗官


       陕西


      有干部顶风违纪,吃拿卡要、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四川


       一些干部通过“打干亲”、“打礼”等方式拉关系,利用节日和红白喜事收受红包


       上海


       少数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在其管辖范围内经商办企业,群众对个别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倚仗其权力谋取巨额利益反映强烈


        江苏


      基层权力寻租机会较多、空间较大,“能人腐败”问题突出。有的干部作风不扎实,好大喜功,甚至弄虚作假、重显绩、轻实干,相互攀比指标


      “小官巨腐”问题严重。干部插手工程项目、为亲友经商谋利现象普遍,国企经营和国资监管中问题频出


      黑龙江


      一些领导干部官商勾结,权钱权色交易问题较为突出,有的贱卖国有资产、向关系人输送巨额利益,有的亲属子女在其管辖范围内经商办企业谋利,有的生活腐化、为情妇经商谋利提供方便,有的利用婚丧嫁娶和亲属生病收礼敛财


      青海


      有的领导干部利用节庆及婚丧嫁娶收送礼金、“红包”问题比较普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一汽


      顶风违纪问题时有发生,对2011年巡视发现问题整改不力,汽车销售、资源配置领域腐败问题多发


      资料来源:中纪委官网


      问题特征 黑龙江地方“一把手”连续发案


      《法制晚报》记者注意到,土地资源领域的腐败问题成了本轮巡视中发现的普遍问题。反馈情况显示,上海、河北、黑龙江、青海等地均涉及。


      如上海在医疗卫生、国有企业、土地出让、工程建设、科技等领域和部门腐败案件高发,领导干部中“以房谋私”问题尚未得到彻底持续纠正;河北在土地和城建领域腐败问题突出,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为亲友经商谋利现象普遍;黑龙江有的地方和单位党政“一把手”连续发案,农垦、煤炭系统及房地产开发领域违纪违法案件频发。


      中央第一巡视组组长项宗西在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反馈巡视情况时指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国土、交通、水利、林业等领域和部门,以及国有企业腐败问题多发,领导干部及其亲属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及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反映集中,对一些地厅级主要负责人反映比较突出。同时,一些司法机关执法人员压案不查、受贿枉法。


      巡视中,陕西干部群众向巡视组反映,少数领导干部在矿产资源、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和选人用人等方面以权谋私,虚报冒领、侵吞挪用各类专项资金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问题还较突出。


      另外,青海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审批和监管中违纪违规问题反映较多,企业无证开采、以采代探、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多有发生,有的领导干部通过违规干预土地出让、工程建设等以权谋私,财政资金管理使用违纪问题多发。


      专家分析 需加大干部选任民主参与度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张希贤分析,十年来,中央巡视组肩负的任务不一样,中央巡视组指导地方反腐已成常态。


      解决好“干部任用问题”是治腐的关键。有媒体统计发现,今年以来,省级组织部长9成系异地调任,专家指出,此举正是为防用人腐败。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各巡视组发现的问题与各地群众的切实感受比较吻合,也是当地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


      “这说明整个选人用人制度在一些环节上存在缺陷,还有很大的改革和改进空间。”此外,人民群众在干部选任中,民主参与的力度不够。竹立家说。同时,“一把手”在选人用人方面的裁决权力过大,需要刹住这种情形。本版文/记者 温如军







编辑:张丽




来源:法制晚报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