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文快递 > 详细内容
“抢救”本色
发布时间:2014/10/21  阅读次数:639  字体大小: 【】 【】【
    一说起“抢救”历史文化,人们往往会想到那些重大历史事件中的重要人物和史料,以及濒临灭绝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和遗产。山东莒县近年来对新中国成立前农村老员事迹进行抢救性、保护性挖掘整理工作。这样一项针对普通老员资料的“抢救”,意义何在?

莒县地处革命老区,农村里仅新中国成立前老员最多时就达13341人。目前健在的有1058名,平均年龄86岁。战争年代他们浴血奋战、支持革命;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住在农村,不抱怨生活艰苦,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过着宁静朴实的生活。莒县对这些老员面对面采访、实地拍摄、收集实物,累计征集20万张图片、3万分钟的视频资料和大量珍贵实物,整理典型事迹近60万字。

不妨勾勒一下这组群像:没有文化甚至不识字,对的理解非常朴素,却一心向,真心信,卢翠秀今年85岁了还在担任村支书;公心为民,村支书徐文高先后把当兵、招工、推荐上大学等机会全部让给别人,尽管自己的5个子女也符合条件;用心实干,“威望都是干出来的”,是那个年代员们的写照,也是群众的高度评价;清心律己,严格自律,有的参加过多场战役战斗,从不向政府伸手,从不给上级添麻烦。

可能有人会说他们近乎“痴愚”,甚至“傻”。但正是这样一群老员,用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坚守,铸就了共产员的本色。这种“本色”,聚焦着理想信仰,体现着宗旨情怀,表达了本质坚守,顺应了时代要求,作用于的事业的壮大发展,至今仍然闪烁着光辉,散发着清香,在最平凡中彰显着强大力量。莒县如今建起“老员红色群落”展览馆,这片“红色的晚霞”正在无数员干部心中定格。

这种本色追求,能促人回归本源。这些老员能军能民,能官能农,既有员素质也有平民气质,既厚重又纯真,没有铜气、只有土气,没有俗气、只有正气。这些宝贵品质渗入骨髓,与生命同在,不因环境变化而改变,不因生活贫困而移位,不因待遇降低而遗弃,不因年龄增长而淡化。以此为参照,员干部不难回归原点,校正人生航向和目标。

城中易浮躁,乡土易生纯真品质和朴素情怀。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自然之美,在乎本色;人生之美,当如此乎?当下社会,人确实很难保持本色,不被繁冗、复杂、欲望和过度装饰所左右。在这群老员身上,集中展示着某种人生况味和真谛:生活苦一点,容易反思幸福来之不易,积蓄力量;环境静一点,容易清除浮躁、清醒坚守。

不得不承认,这些年国家强盛了,生活改善了,一些员精神却失落了、倾斜了、懈怠了。有的一度丧失信仰,迷失方向,脱离群众,甚至变色变质。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接地气,服务群众,呼唤清风正气,回归朴素简单,在某种程度上,不正是对员本色的“抢救”吗?只是,这样的“抢救”,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有赖每个员干部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追求。

编辑    吴泽楠

来源:人民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