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解析 > 详细内容
习近平提及的十句古代治国思想名言是何意
发布时间:2014/10/15  阅读次数:3992  字体大小: 【】 【】【


    民惟邦本


    【释义】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出处】《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引申】民惟邦本,有时也作民为邦本,这一思想反映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夏书》的佚文有后非众无与守邦的说法。孔子说: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礼记·缁衣》)。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孟子则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说。《春秋谷梁传》则说民者,君之本也。西汉的贾谊具体地指出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新书·大政》)。唐太宗李世民则总结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君道》)的道理。


    【启示】201492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他还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政得其民


    【释义】治理国家要得到人民的认可。


    【出处】《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引申】《管子·牧民》中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离娄上》说:桀纣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尽心上》记载,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


    【释义】治理国家的首要是得到人才。


    【出处】《贞观政要》: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


    《资治通鉴》: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能也。


    【引申】这是我国古代关于治国和人才关系的思想。《墨子·尚贤》中说:尚贤者,政之本也。明太祖朱元璋说: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清代康熙皇帝则直白地说:政治之道,首重人才。


    【启示】2009330,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指出要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形成合理结构,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20136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会议上讲话,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来源:人民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