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况反映 > 详细内容
2014年国家十件大事记录
发布时间:2014/12/29  阅读次数:615  字体大小: 【】 【】【

       七、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维稳行动更加协调

      中央政治局1月24日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置,会议决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席,李克强、张德江任副主席,下设常务委员和委员若干名。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中共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国安会的成立,为维稳反恐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3月1日,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事件,习近平第一时间指示,要强化底线思维,以坚决态度、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强调伤害无辜群众就是触碰底线。
      4月25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的第14次集体学习,强调,“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斗争,必须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嚣张气焰打下去。要建立健全反恐工作格局,完善反恐工作体系,加强反恐力量建设。要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筑起铜墙铁壁,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八、北京文艺座谈会召开,思想理论是非澄清
      10月15日上午,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习近平告诫,“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习近平的讲话,澄清了思想文化战线上的理论是非,批判矛头直指低俗文化等精神污染,具有拨乱反正的重要作用。

      九、南京国家公祭举行,世界瞩目反响巨大

      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习近平在讲话中深刻指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他还强调,“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

      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对这些错误言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活动的举行,显然具有还原历史、以正视听的作用,无疑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严正警告和当头棒喝,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

      十、外交工作风风火火,亲诚惠容感动世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内外双修,兼善天下,频繁出访,风尘仆仆,外交足迹踏遍五大洲,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和蔼可亲、亲诚惠容的中国,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尤其是进入2014年以来,外交战线风风火火,大国外交、周边外交、主场外交频频发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特别是“主场外交”硕果累累,可谓一大特色。
      今年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亚信峰会)在上海举办,习近平提出亚洲新安全观,成为今年上半年的中国“主场外交”的重要篇章;APEC又为中国“主场外交”添上了精彩一笔。“亚太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正确义利观、亚洲安全观、“一带一路”等一系列中国理念和中国倡议广获世界积极回响。刚刚结束的APEC新增100余项合作倡议,“中国方案”又广为各方接受。显而易见,办好“主场外交”,可以在国际和地区热点更多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倡议、发挥中国作用。

      回眸2014,惠风和畅、政通人和;国利民福,天下归心。人民群众有理由相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编辑:陈海瑜

上一页  1 2 
来源:人民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梦之路LOGO


本网注册会员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山西●梦之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  容博恒昇房地产集团     备案/许可证编号:晋ICP备14005413号

 网站管理          技术咨询QQ: 630070045